蘇式月餅機作為傳統糕點自動化的核心設備,其內部結構融合了機械工程、流體力學與智能控制技術,通過多模塊協同實現酥皮分層、餡料包裹與精準成型。以下從五大核心系統解析其精密構造。
一、面皮處理系統:三道搟面仿手工工藝
蘇式月餅機采用三段漸進式壓面技術,通過三組對輥將面皮厚度從初始15mm逐步壓至2mm。第一組對輥采用粗紋壓花輥,在面皮表面形成均勻氣孔以提升酥脆度;第二組光面輥消除表面紋理,確保面皮延展性;第三組超薄輥配備壓力傳感器,實時監測并調整輥間距,誤差控制在±0.05mm以內。面皮輸送帶采用食品級硅膠材質,表面設計菱形防滑紋,防止高速運轉時面皮打滑。
二、餡料供給系統:雙螺旋精準計量
餡料輸送系統由雙螺旋給料機與伺服電機組成,螺旋葉片采用304不銹鋼鏡面拋光工藝,表面粗糙度Ra≤0.4μm以減少殘留。系統通過PID算法控制螺旋轉速,配合稱重傳感器實現動態計量,誤差率低于1%。例如,當檢測到餡料密度變化時,系統自動調整螺旋推進速度,確保每個100g月餅的餡料誤差不超過±2g。餡料斗底部設計振動篩網,過濾直徑>3mm的顆粒,防止堵塞輸送管道。
三、成型卷制系統:仿生力學設計
成型卷輪采用仿手工揉搓結構,由內外兩層可旋轉套筒組成。內層套筒表面雕刻螺旋紋路,通過360°旋轉將面皮與餡料均勻包裹;外層套筒配備壓力調節裝置,可根據酥皮厚度調整卷制力度,避免酥層破裂。卷制后的長條狀月餅坯體通過分離式捏花機,由8組氣動夾爪完成球形或長條形成型,夾爪表面覆蓋特氟龍涂層,防止粘連。
四、包裝整合系統:全流程自動化
蘇式月餅紙包機通過多氣缸協同實現包裝紙自動裁切與折疊。升降氣缸推動月餅坯體穿過輸送通道時,基板下方的裁切機構同步工作:上模框與下模框形成的進料空間引導包裝紙,切刀在月餅通過瞬間完成正方形裁切。隨后,兩個側邊氣缸驅動“L”型側邊板向內折疊,底邊氣缸推動底邊板完成第三側折疊,最后出料氣缸帶動出料板將月餅推出通道,完成最后一側折疊。整個過程耗時僅2.3秒,較人工包裝效率提升8倍。

五、智能控制系統:多參數實時調控
設備搭載PLC控制器,集成溫度、壓力、速度三重監測模塊。例如,在烘烤環節,系統通過紅外傳感器實時監測月餅表面溫度,當檢測到局部過熱時,自動調整熱風循環風速與加熱管功率,確保酥皮均勻上色。同時,HMI觸摸屏支持20組工藝參數存儲,可快速切換不同規格月餅的生產模式。故障診斷系統通過振動傳感器與電流監測,提前預警軸承磨損或氣缸漏氣等隱患,將設備綜合效率(OEE)提升至92%。
從面皮壓延到成品包裝,蘇式月餅機的每個結構模塊均經過流體力學仿真與百萬次疲勞測試。例如,捏花機夾爪的弧度設計基于3000次實驗數據優化,確保酥皮層次達18層以上;包裝機的氣缸行程精度達0.01mm,保障包裝紙折疊偏差<0.5mm。這種精密協同不僅使單機產能突破6000個/小時,更將產品合格率穩定在99.3%以上,重新定義了傳統糕點生產的工業化標準。